浦东新区浦兴街道“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每周活动计划安排中都有“沪语课堂”,我们来自全国各地到申城带娃的高龄学员们毎周一的早晨都从各个社区的四街八巷赶来上课。有送罢小孙子上学过来的,有起早买好菜赶来的,还有从病人床前走来的……也有几位日子过得从容的,潇洒而来2004新澳门天天开好彩大全,诠释解析落实_创新版4.009。大家聚在102教室,互相礼节性打着招呼“侬早,侬好呀!”(你早,你好啊),一位请假回老家后刚进教室准备复课的阿姨一进门,同省的一位老乡就迎上去说:“长远勿见,我老想念侬个!”(好久不见,我常念着您呢!)“我今朝碰瑟侬交关开心。”(我今天碰上你很高兴)大家用生硬的沪语交流起来。
最早踏进教室的是美女施桂香老师,着装洋气,虽说是中年人,还是朝气蓬勃的青年样范,高雅而富有个性。学员们也穿得大方得体。
上课铃声响起,热闹的教室瞬时肃静。电子屏幕上呈现今天的课目:交际。班长给各位学员发放了讲义。施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复习上一堂课学过的礼貌词语:谢谢侬、拜托侬、麻烦侬、勿好意思、对勿起、勿要紧、明朝会(明天见)、晏歇会(得会儿见)等等,然后开始了“以老带新”地教新课程的礼仪短语,从“迎接客人”到“送人出门”,从“请让和碰撞后”到“代劳谢谢”,拓展了问与答表达方式,边用教棒轻点电子屏幕,边示范领读,情景式、情感式的教学方法,使大家入魔着迷,学员们拉开架势,左手频频调换近视镜和老花眼镜,右手握笔,口中念念有词,笔记本上出现了一行行记录与各色读音标记。
“王阿姨,是我来了。”“王阿姨,是你来啦,请进,请进来!”“来,来,坐啊,请坐。”“呒没啥好招待个”(没什么好招待你的)“依要吃茶还是吃咖啡啊?”“阿姨勿要客气。倒杯白开水吃吃好了。”字好认好写,念起来却费劲。上海话起源于江苏苏州话和官话,并在长期的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语音、语汇和语法体系,它融入了许多地方特色和习俗习惯,对于我这个靠近上海的江苏南通人来说,还好说一点,对于来自东北的老友们读起来就比较吃力,舌头卷不过来。但大家都在施老师的领读下认真练习朗读。
与其他方言相比,上海话更加柔和、婉转,加之施老师用清亮柔和的声音范读,给人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感觉,学员们虽磕磕绊绊地跟读,但是心情非常愉悦。有时我会遐想,这个时代真的会让人的心变得年轻的吧?一种莫名的快乐涌上心头。
“情境对话”是大家又爱又怕的实战训练,初学者走到讲台前,心发虚,腿发软,怕露怯。人老了,面子还是要的吧!好不容易疙疙瘩瘩地说完,回到座位,过了很久,心里还在突突地跳。施老师讲究学以致用,适时让大家自由结成伙伴,同学们又认真练了起来。“请问侬贵姓?”(请问你贵姓)“我姓王。”“侬啥地方人”(你是哪里人?)“我是浙江人。”“侬啥地方来个?”“吾杭州来个。”“勿好意思问侬拉拉阿里搭工作?”(请问你在哪里工作?)“喏,搿个是我个名片。”“侬到上海几化辰光了?”(你来上海多少时间了?)“我来交关辰光了。”(我来了好长时间了。)同学们水平相当,对起话来煞有介事。
“有只小猫,叫做阿咪,住勒上海弄堂里。一日阿咪跳到阳台上,眯眼晒太阳。忽然,有一只小鸟飞过,叫得好听。阿咪心动,想捉鸟玩7777788888澳门王中王2024年,确保成语解释落实的问题_优选版0.692。它悄悄靠近,没想到脚一滑,跌了个大跟头。阿咪痛得喵喵叫,小鸟看到傻傻笑。阿咪摸摸痛处,心里想:还是安分点,晒太阳最舒服。于是,阿咪又躺下,享受暖洋洋的时光。”有高手来个即兴小文, 流利的上海方言,博得一片喝彩。
施老师体凉,课间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自由活动。有几位老兄变身侃股达人,格局大的聊起当下时事,老姐妹唠起儿女的辛苦、孙辈的压力、养生的秘笈……
课堂上,间或也有令人唏嘘之吋。一日,授课之际,座位上有手机铃声响起,少顷,一学员蹑步上前请假。她卧病在床的丈夫病情有变,唤她回去。得到同意后,她边走边用现学的上海话对大家说:“吾老勿好意思个”(我太不好意思啦。)看到了她的无奈与不舍,我内心生出敬意。她羸弱佝偻的身形让我体味到何为刚强和坚忍。
在上海,在课堂上学习沪语,并非最便捷的途径。日常的现实生活中随时可学。身边的学友,大多受过磋磨,有的当下亦有坎坷,为何如此执着于课堂?回答一致:“喜欢!”大家喜欢当学生的感觉,以弥补去日的遗憾。重要的是“实用”,通过沪语的学习,让你融入国际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环境。大家喜欢用这种感觉打开视界之窗,看到窗外的风景,融入窗外的世界;更喜欢用这种方式敞开心窗,让心灵的空间变得开阔、多元。
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种愉悦,更是一种自豪,孩子们用奋斗把父辈们的希冀化为现实,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们这一代的命运,使我从《苏北农村走向大上海》。改革开放后,城乡已经成为全体国民共建共享的命运共同体。什么外地人,上海人?什么乡下人,城里人?现在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家人。窗外,沪语风风韵韵,娓娓动听;普通话字正腔圆,洋洋盈耳,中华大家庭其乐融融。“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变人生”,我们来沪带娃的老人需要有烟火的日子,更需要精神的滋养。我们也要学习,更要与时俱进。因为“阿拉都是炎黄子孙的一家人!”
吴凤祥戎装照
作者:吴凤祥,男,江苏省如皋市人,高中文化程度,下乡知青,1978年入伍,铁三师十一团战士。退伍以后,在国营江苏省如皋罐头冻菜制品总厂工作,先后任厂团委副书记,企业管理科专职安全员,先后在《中国劳动报》、《人民消防报》、《江苏工人报》、《江苏消防》杂志、《江苏劳动保护》杂志、《南通日报》、《南通消防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八十余篇。退休以后,在“新华网”、“人民网”、“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搜狐网”、“腾讯网”、“铁道兵文化网”“铁道兵战友网”、“铁道兵老兵原创之家”、“铁道兵公众号”等媒体发表作品一百余篇,现落户于上海浦东。
编辑:乐在其中